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把义仓粮直接改名为地税,名为税,就是把这个本来属于民众存粮备荒的事情,改成一项严格的税法。
租庸调制度规定,王公贵戚,品官勋爵,和不定居的商贾等都有一定的免除特权,而李超却是准备皇帝以下,不论王公贵戚,品官勋爵,一律都要交税户税和地税,没有田的商户,也要按资产分户等,交纳户税和地税。
“地税亩税二升,以田产多少定纳税数额,有多少田就纳多少地税粮。”
末了,李超又对李世民加了一句,“无上限!”
“地税之粮,不可以钱代纳,非灾荒之时,不得开仓取粮。”
李超再加上一句。
义仓原本就是为赈灾储粮,因此目的是非常明确的,是备粮防灾的,这些粮食属于战备救灾用粮,平时不能动用的。
这次大灾,粮食储备上朝廷吃了大亏,因此上下都意识到粮食的重要性。
李超提议把义仓粮直接改为地税,纳入朝廷的税收系统,就是为了把这些粮食的重要性提升。
历史上,唐朝天宝年间,粮食储量大增,一度达到极可观的数字。
史载:唐玄宗天宝八年,天下储粮米9606万石,其中义仓6317万石,占了65%以上,地税的财政地位日益重要。
据史料记载,唐朝开征地税后,用义仓赈济贫民达106次,有效地维护了社会稳定。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不过地税在唐朝历史上,一度都是有上限的,虽是按亩征收,但也曾经一度有个几石的上限,一般来说,一亩二升,百亩不过两石,上限五石,实际上就是两百五十亩地的上限。
超过这个数字,其实是不用纳地税的。
而李超打算一步到位,不设这个上限。
有多少田,那就纳多少地税,其实一亩二升,这个税率很低,在唐历史上,后来这个地税额不断的升官,翻了几倍。
李超家有田地数千顷,有几十万亩地,如果一亩二升地税,设上限的话,一年不过纳税五石。
不设上限,却得纳地税几千近万石,这就是差别。
到了唐代宗时期,地税粮已经不再是赈灾专用粮,而成了通用,粮食被大量挪用。
甚至税率也大大增加,还分夏秋两次征收。
丰税上田亩税六升,下田亩税四升。
秋税上田亩简略五升,下田亩税三升。
从最开始的一亩二升,到了后来已经一亩近一斗了,翻了好几倍。
天宝后期,地税粮一年达到一千二百余万石。
如果现在朝廷开征地税,一年也能有千万石地税粮入仓,存储备战备荒,那么只要几年下来,仓中就有几千万石粮食,再有灾荒,也不用这么手忙脚乱了。
李世民翻身坐起,眼中满是兴奋之色。
一个户税,年增收一千余万贯,一个地税,一年又能增收一千多万石粮食储备。
这几个数字,让李世民无比的兴奋。
可他也知道,户税开征,会得罪豪强地主们,甚至也会让普通百姓不满。
而如果把原来的义仓粮改为正式的地税,还取消按亩征粮的上限后,越会的会得罪那些地主豪强们。
可朝廷赤字这么大,处处要用钱,这笔税钱和税粮,真的让李世民很在意。
“此事需从长计议。”
考虑了半天之后,李世民终于开口。
初次见面被夺初吻,再次见面又打的刀山火海,害的夏茶花店几天不能开业。夏茶觉得她最近几天肯定是没看黄历,才一次又一次的遇到江奕川。她卖花,他也卖她卖巧克力,他也卖她跑快递员,他是老板她入学,他还是同桌!终于有一次,夏茶忍不住喝道以上都是巧合我信了,可我去精神病院为什么也能看到你?某人黑着脸,冷声道我怎么知道?夏茶臭着脸,反问道我治病,你呢?那人缓缓靠近,勾勾唇角,声音低沉道我也治病,治一种看到你就想睡你的病。...
一朝穿越,三十来岁的李苏,转眼变成了五六岁的小女孩。虽心有不甘,可天意难违。好在老天对她还不错,其他穿越主角有的宝贝空间,李苏也有,虽品质不同,但各有千秋...
神龟相助,废体重修,逆天修武,登临巅峰。得天地奇遇,赢诸天造化,看尽人情冷暖,问鼎武道长生。他天才之资,无敌当代,为了家族浴血奋战,然,筋脉寸断,修为尽废后却被家族发配边荒,任其自生自灭。万古三十帝与皇,只字不言泪和殇,且看凌霄如何搅乱风雨,于血与骨的修途中崛起...
落魄修仙家族子弟张余生,遭各大门派奚落嘲讽不屑你们说我张余生赢不了现实,我便掌控整个修仙界!你说我张家落魄无能,不配给七大门派提鞋,我就以张家斗转星移,将天下法术全都破尽!...
...
遇到七爷前,秦暮晚是个被父亲丢到乡下,不被重视的弃女。遇到七爷后,她成为云城无数名媛千金羡慕嫉妒恨的对象。七爷宠妻无度,是个妻管严。好友邀他聚会,他说暮晚不让我喝酒。客户请他吃饭,他说老婆在家等我。秦暮晚怒了我从没这么说过!婚后每晚被迫营业,还要背锅,她太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