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1020.【桥】
桂北我妈老家那边的桥一般都是石块拼成,不用任何连接器,造型是很大的一个半圆拱,横跨小河两岸,高高耸立,桥底中心离水面非常高,与河水倒影组成一个正圆形,而且通常桥面很窄并且护栏很低,所以其实有点危险(没错就是我某小说里写的喝醉酒特别容易掉下河去那种月亮桥)。
小时候觉得这种古桥司空见惯平平无奇,甚至有点简陋,走的地方多了才发现其他地方并没有这种桥,才突然觉得我妈老家的桥特别起来。
我妈说她老家那座桥年代久远,以前一直是我的一个老老太爷在无偿维护那座桥,维护了一辈子,后来老老太爷不在了,村里就再也没有人对那座桥上心,桥面的石缝间就开始长草,旧得很快。
但是新建的几座水泥桥都坑坑洼洼破旧倒塌了,这座桥却依旧屹立不倒,就算桥面上都长了树,却还仍旧保持着优美的姿态坚持至今。
先前听说荔波小七孔很好看,就屁颠屁颠跑去了,原本还好奇小七孔是什么,到了发现是一座小小的古桥,于是全家不约而同想到了我妈老家的那座古桥,那意境貌似更胜小七孔一筹。
我爸对我妈说,可惜了,你老家不会做旅游开发,那风景、那古桥,如果开发出来,那妥妥火的就是“大一孔”
了(*???*)。
********************
1021.【哎撩撩螺】
几年前我们那边发现了一个原始人聚居遗址,成为了当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
据介绍说是因为发现的这个后石器时代的原始人居住区已经开始有分区意识了,就像一个住宅小区一样,有住宅区、娱乐区、耕种区、垃圾堆放点之类。
但我看过之后觉得能成为考古发现之一的原因是垃圾堆放点那堆积如山的原始时期螺蛳壳。
挖下去,层层叠叠都是螺蛳壳,结论是这个社区的原始人主要以螺蛳为食。
没准那是个母系氏族社区,食物来源方式狩猎倒是次要的,主推稳定的耕种和采集方式。
其实我们那边发现的贝丘遗址也不少,都是堆积如山的贝壳地层。
但这个原始人社区最有趣的就是他们的饮食结构主要为两大部分,不仅有螺蛳,还有自己种的稻米。
原始人吃螺蛳汤配大米,现代人吃螺蛳粉,可见我们那片的人,世世代代,活着就离不开螺蛳和稻米。
我们那边老一辈有句话说“一颗螺蛳九碗汤”
,实际上早期螺蛳粉是不辣的,都是清汤,爷爷辈父亲辈的人,经常说在河边有支小摊卖螺蛳汤的人。
饿了加粉也行,光是嘴馋的话一分钱买一碗汤当零嘴,不知道他们放了什么配料,白白的就特别清甜。
就连我小时候那个年代,螺蛳粉也可以看个人喜好选择不同配料加入,不一定非要有酸笋辣椒,光螺蛳汤就很甜鲜。
现在的螺蛳粉不知在迎合哪里的口味,都是放的工业辣精,死辣死辣的,螺蛳香味都没了。
我们的几个海边城市也撩螺,不过一般都撩小海螺,各式各样的,用白水一煮就很好吃。
海边几个城市的撩螺工具有点好玩,用的是别针。
之前桂北的我也没见过用这个撩螺的,桂中的老一辈人甚至鄙视用工具,说吃螺的真正功夫在于吸螺,什么工具都不用,直接一张嘴把螺肉吸出来,想象一下感觉颇猥琐。
父亲总是说,徐纺,你怎么不去死呢。因为她6号染色体排列异常,不会饿不会痛,还不会说话。萧轶博士却常说徐纺,你是基因医学的传奇。因为她的视力与听力是正常人类的二十一倍,奔跑弹跳臂力是三十三倍,再生与自愈能力高达八十四倍。周边的人总是说徐纺啊,她就是个怪物。她是双栖生物,能上天,能下水,咬合力不亚于老虎,体温只...
林清榆被准婆婆设计,嫁给未婚夫病弱坐轮椅的三叔。原以为婚后一定过得水深火热,谁知道对方又送房子又送地皮,还把她宠上天。唯一不好的是,这老公动不动就咳得一副要归西的模样。直到某天,林清榆发现了这位觊觎自己已久病弱老公的秘密。林清榆冷笑不是命不久矣?陆勋谦虚都是夫人养得好。林清榆咬牙腿不是瘸的吗?陆勋冒冷汗为了咱孩子不被嘲笑,我请名医医治好了。林清榆气炸陆勋,你到底还有哪句是真话!噗通一声,陆勋熟练跪在键盘上老婆,别气,打我就是了。千错万错都是我的错,别伤了胎气。曾经被陆三爷虐到怀疑人生的人您要是被绑架了,就眨眨眼!...
...
他宠她成瘾,他腻她成神。他把她当成了心头的甜宝宝,吃干抹净外加拐带。奇葩,什...
...
新书近身超能高手发布,求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