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阅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831章 和太子的约定第四更感谢dennydgc的万赏(第2页)

太子说起了自己参加李家考试的事情。

“我以为我起码能考个前三的,没料到却只考了个第十三。”

李超往灶堂里添了一把松针,冷灶膛不能一下子添大柴,得先烧小树枝,最好的还是带叶子的细些,等灶里烧暖了,有了炭火了,再加大柴,这时火就烧的旺了。

松针很好烧,扔一把进去,火很旺。

太子配合默契的拿了几块小劈材放到旁边,让他慢慢烤着引燃。

“我回来的时候,听你师娘说过了,你的成绩是没有水份的。

十三名,这是你真实的成绩。

一千一百多考生,你能考个十三名,已经非常不错了。

这次考试的试题我知道,那还是我亲自出的一套卷子,本来是打算留做以后给你测试用的,没料到,你师娘直接翻出来拿着做了考题。”

承乾坐在那里,并没有得意之色。

火光照映之下,能看到他的嘴唇上,居然已经开始长出了一点点的胡须。

营养丰富,加之一直锻炼,太子发育的比普通的孩子要早的多。

这么点年纪,居然就已经开始冒出胡须了。

“老师,你的这个考试模式非常好,如果用到朝廷科举之中,为国取士岂不更好?为何老师之前主持科举考试,却从没有向朝廷提出改革此法呢?”

李超微微一笑。

太子虽然跟着皇帝学习理政,又有东宫那么多老师教导,但说到底,太子还只是个少年。

他现在看待事情考虑问题,还没有那么全面。

不过太子能够想到这些,还是让李超挺欣慰的。

一个懂得独立思考的太子,是一个好太子啊。

“我没有向朝廷建议此法,是因为还不太适合。

国朝初立,内外不稳,就算是改革,也是得一项一项来的。

如果冒然一下子就想要把所有的不足之处都改掉,那这步子就迈的太大了,而步子迈太大,是容易扯到蛋的。”

李超不是反对改革的人。

一般来说,既然是改革,就必然是因为旧法已经不适合发展需要,这个时候与时俱进,改革新法,当然是好的。

但目的是好的,不一定就马上就能改。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过程也是非常重要的。

李超不想跟商鞅啊,王安石他们一样,一上来就要全面推行新法,直接喊出改革变法这些口号,这样子做,虽然有好处,但也有坏处。

李超还是希望一样样来,分出轻重缓急,说句简单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先把这些急症治了,回头再来考虑全面调养诊治。

其实皇帝李世民也是一个锐意进取的人,不合适的地方,他也一直在调整。

李世民上台之后,改动不少,但首先动手的还是兵权、人事、财税这几块。

可以说,李世民的目光是没错的,军事、人事、财税,也正是朝廷最重要的几处。

掌握了这些,才能真正控制朝廷,集中大权。

从撤消行台、总管府,设立都督府,到划分各道,然后是朝廷在中枢分离南北衙,地方全面设立卫府,一项项,都是旨在于加强朝廷的兵权控制,现在已经没有武德朝时军队掌握私人之手的情况了。

这就是进展。

人事方面也是一样,一次次的调整,从中枢到地方,从道到州,到县,一级级的在考核调整,最终随着这次中书门下确立为新中枢,随着十一位宰相的调整到位,也标志着李世民对于朝廷人事的控制抓到了手里。

而朝廷加紧推行均田制,推行府兵制,推行移民实边屯田,推行分封,把诸侯的勋田永业田爵田都置换到边疆去,也是对大唐根基之一的田地进行改革。

在均田制的基础上,李超之前提出的两税法,也正是大唐田制和税收的改革。

这些改革,没有喊什么变法啊,改革这些大口号,都是悄悄的开始。

科举改制,这是历史必然走向,早晚有一天,大唐会慢慢的改变如今这种主要以门荫取士的办法,而改以科举取士为主。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热门小说推荐
万年叩首我为仙

万年叩首我为仙

重回万年前那里,有仙,有魔,有妖,有兽,有正邪之分,有成仙之望。他欲要成仙,欲要守护她,用万年换来的一次机会,改变这世间一切。犹记得,无仙的修仙世界,强者叹息,妖魔乱舞不闻仙人驾云来,只见黑风压城低。(ps标签什么的,别当真,是作者改错了)...

前妻归来:总裁知错了

前妻归来:总裁知错了

四年前她被利用之后狠心抛弃,四年后,她携萌宝华丽归来,讽渣男,斗小三,却无意中发现惊天秘密。最后,从未低头的他无比悔恨我错了,你回来好不好?她你说什么?大声点,我听不见!...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