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随着两宫同意赵煦的意见,将相关奏折留中。
元祐元年也走到了尾声。
十二月庚戌(二十七),河东路经略安抚使吕惠卿上奏言:河东路贫于他路,唯绛、晋二州稍为有力,然自元丰八年以来,屡有大旱,绛州、晋州颇为受累,乞朝廷推恩,恩免绛、晋两州明年赋税。
表上,早已经闭门称病的左相韩绛,上表称,河东一路,因受西贼、北虏所胁,百姓赋税颇重,今又遇灾,百姓诚为所苦,伏望朝廷降恩。
韩绛这表章一上,所有人都吓了一跳——什么情况?
你韩子华生平不是最恨吕吉甫的吗?
不过,考虑到韩绛马上就要退下来。
故此,对其请求,无论都堂还是两宫,都是欣然应允。
于是,这一次的效率快到飞起,第二天,都堂就奉诏进拟熟状。
以河东贫弱,绛、晋二州又为国负担多年(这两个河东经济强州,分别对口支援葭芦寨、吴堡这两个战略要塞,负担很重!
)的名义,降诏有司,恩免河东明年两税,并特旨提高绛州、晋州的宽剩钱截留比例,从四成提高到六成,以便这两州雇佣民夫,兴修水利,修缮道路。
而,御史台那边,在看到宰执元老的意见被留中后,也没有闲着。
对着鲜于侁、上官均、苏辙、曾肇开始了扣帽子、掀底裤,挖黑料。
先是,监察御史王觌,上表弹劾曾肇。
他学习了乌台诗案新党整苏轼的先进经验,利用这几天时间,将曾肇过去在秘书省、国子监还有在舍人院里写的公文、词头,全部挖了出来,然后逐一审阅(要不是赵煦已降诏,私人言论,受到一定程度的保护,他恐怕还会去找曾肇的诗词文章的毛病)。
也是曾肇自己屁股不干净,真被他挖出了黑料!
前段时间,朝廷不是举行了元祐元年的馆阁试吗?
作为中书舍人,曾肇负责了那些考过馆阁的官员的词头撰写工作。
可能是因为新除中书舍人,曾肇有些得意忘形,以至于用错了好几个典故。
尤其是,其中一封词头上,居然写了【不负于知己】这样的文字。
王觌一看到这五个字那几个用错了的典故,立刻来了精神。
然后就抓住不放,对曾肇穷追猛打。
在其弹章中,王觌先是指出:“中书舍人不比其他,须得文行具高,极天下之选,有器识之士,方能得任!”
而曾肇,连典故都用错了。
这已经不是一般的事故了!
所以,必须罢黜,必须治罪!
更何况,曾肇还敢在词头里写‘不负于知己’这样的话。
他什么意思?
暗示那些考过馆阁的官员,必须感谢他这个‘知己’?
明晃晃的挟私恩以求回报!
于是,反手就给曾肇扣了个‘不忠’的帽子——古者荐贤所以为国,非为己也。
贤者受荐,不敢谢恩私门,示本意非私相与也!
而曾肇,却要别人感谢他?
这就是不知为臣之道,不知事君之义。
这样的人,别说留在朝廷了,就算和他活在一个地方,王觌都说他要受不了了——此匪人也,匪人在高位,臣之耻也,臣誓不与匪人比肩!
除了弹劾曾肇,鲜于什、上官均、苏辙,也被王觌一起弹劾了。
但相比于曾肇,王觌弹劾这些人的火力就明显弱了几分。
所以,真正的狼灭们开始出手!
侍御史吕陶,果断出手,弹劾鲜于侁,昔年曾枉法纵亲,给亲戚朋友批条子,给他们的买卖开绿灯。
这事情都不用查。
冥王选后,一时之间消息遍布世界。可这关她什么事,该吃吃,该喝喝,凡是别忘心里搁。哈?这是什么啊?她从脚下解救出被她无情的踩伤的紫玉手链。既然无人认领,就收入囊中吧,嘿嘿,这么漂亮的紫玉真是罕见,戴上瞧瞧。下一秒,奇迹出现了。谁能告诉她这是怎么回事,就贪个小便宜,不会这么倒霉就赶上流行,穿越了吧!穿越就穿越吧,反正咱有本本,怕啥。看着面前骨灰级的帅哥。哈,他说啥?她是他媳妇儿,要不要这么霸道啊!三十六计,跑为上策…...
前世,镇国公府,一朝倾塌灰飞烟灭。...
一只穿着预备役制服的杂鱼,正向着学院前飘扬的联邦军旗致敬。他的动作和身姿,是好像已经练习了千百万次后才会有的标准,其中还蕴含着一股不该属于他的,说不出的力量。而谁也能看的到,他眼中的泪珠,正映着来自长安星的光芒,仿佛不可抑制的滚滚而落。此情此景令人不由心生莫名的悲壮。他是谁,少年们往往不切实际的英雄梦想,是绝无可能迸发出这样程度的,对职业的热情的,且他的年岁又能懂什么叫忠诚,偏偏觉得他懂。...
看多了玄幻形的网游,是不是觉得索然无趣,要不要换换新口味?新书枪战网游已经发布,科技类网游我还想再尝试一下,如果你们都觉得不好看,到时候我会发另外一本书。链接在首页置顶帖子中。(刚开的新书,需要支援下推荐票啊,亲们)...
重九带着现代记忆投胎到明朝成化年间被迫成了一名西厂锦衣卫,结果西厂寿命短暂。重九还未出道西厂便已关门破产,厂公大人将寻找十二仙刀练成绝世武功,重振西厂的伟大历史使命交给了经生死选拨而出的四大弟子。于是四大弟子走出京城踏入江湖,一幕悲喜剧从此拉开序幕。...
我和一个风尘女的故事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桥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卞之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