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太上[1],下知有之。
其次,亲而誉[2]之。
其次,畏之。
其次,侮之。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悠兮[3]其贵言[4],功成事遂[5],百姓皆谓:我自然。
注释
[1]太上:至高无上,这里指最高明的统治者。
[2]誉:即赞誉、美誉。
[3]悠兮:悠闲自在。
[4]贵言:指不轻易发号施令。
[5]遂:成功。
译文
最高明的统治者,人民只知道他的存在。
次一等的统治者,人民尊重称赞他。
再次一等的,人民畏惧他。
更次一等的,人民轻视他。
统治者的诚信不足,人民自然不信服他。
统治者悠闲自在,不随意发号施令,等到事情办成功了,百姓都会说:"
我们本来就是这样的。
"
解读心得
1.本章中,老子说明统治者的最高境界是无为而治,只有无为,才能做到无所不为。
这就是要统治者顺道而行,施无为之治,自己省心省力,百姓也能自治。
这样,各得其所,各就其位,各行其事,各得其安,从而使得百姓安居乐业,国泰民安。
这就是"
太上"
君主治国之王道。
2."
太上"
之王道,就是顺其自然,绝不勉强从事,绝不强加于人,而是按照事物的发展规律行事,自然能事半功倍,做到无为而无所不为。
3.虽说谋事在人,我们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但成事在天,很多努力也许是勉强的、徒劳的、不必要的。
所以,无论为人还是处事,我们都要明白顺其自然的道理,不勉强为之,不强加于人。
这样,才能获得他人的尊重。
前人校注
太古在上之君,无为无欲,道化流行,不见其迹,下民各得其所,但知有君而已。
--范应元
吾诚自信,则以道御天下足矣。
惟不自信,而加之以仁义,重之以刑政,而民始不信矣。
--苏辙
功成事遂,谓天下太平也。
百姓不知君上之德淳厚,反以为己自当然也。
--河上公
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不以形立物,故功成事遂,而百姓不知其所以然也。
--王弼
道德既隐,仁义乃彰。
仁义不行,刑法斯作。
圣人执古御今,断雕为朴,功成而不执,事遂而无为,有法无法,因时为业。
--陆希声
本章言上古无知无识,故不言而信。
有知有识,故欺伪日生。
老子因见世道日衰,想复太古之治也。
老氏之学,以内圣外王为主也。
--憨山德清
经典故事
刘伯温功成身遂
朱元璋当上皇帝后,刘伯温立有汗马功劳,受到重赏高封,但他却多次上书请求告老还乡。
为什么呢?
原来,他深知"
可共患难却难同富贵"
的道理。
他请辞,是为了避免卷入官场斗争之祸患,为保身安泰,安享晚年。
在他自己看来,少年时所立下的报国之志已经实现,自己位至开国功臣之列,也已经到头了,别无所求。
而且,自己性格豪爽,刚正不阿,疾恶如仇,直言快语,曾为朱元璋出谋划策,但同时也无形中得罪了不少人,像宰相李善长、胡惟庸等人。
而且,就是在朱元璋面前,他也经常直谏不讳。
所谓"
伴君如伴虎"
,谁知道哪天龙颜大怒,自己的性命就难保了。
宦海浮沉,高处不胜寒,不如一介平民,踏实过日子来得坦然。
所以他决定尽早从官场旋涡中抽出身来,激流勇退,告老还乡,过悠闲的平民生活,乐得清闲快乐。
经他再三请辞,朱元璋同意他告老还乡。
于是,洪武四年二月,刘伯温回到浙江青田南田山(今浙江省文成县)故里。
他在乡下每天读书吟诗,饮酒下棋为乐,谢绝与官府的一切来往,静心修养,悠哉乐哉。
由于刘伯温头脑清醒,有自知之明,深知潜在的危险,所以决定"
悠兮其贵言"
,并"
功成事遂"
,过与世无争、自然无为的晚年生活,才避免了杀身之祸。
毁她容貌废她手脚杀她父母弄哑她的弟弟霸占她的家产前世那些人将世间所有的狠毒在她面前演绎到了极致。...
无钱无权无势的三无青年张恒,带着一身被封印的法术游戏都市,小鸟依人办公室女郎?冷艳冰山暴力警花?蠢萌蠢萌小恒表示,这些都是他的爱啊!...
这是竞技文,不过也可以当做都市文来看,元素众多。手握天庭仙器终端的赵连胜,与天斗法,与人斗球,其乐无穷,最终成魔或成佛,结局如何,请入坑中一观。...
爆宠甜文冷夜擎,你能不能在我面前矜持点?苏小柒对这个闪婚老公欲哭无泪,她为了一千万签下一纸契约,没想到他竟然是权势滔天的大人物!这个大人物污蔑她偷...
末日突然降临,但这末日怎么跟说好的有点不一样?人类变成了只有三寸大小的小人,要命的是动物们却没跟着变小,还获得了不下于人类的智慧,于是,人类文明遭到毁灭性的冲击,而百依百顺的猫狗萌宠开始反攻人类,把人当作食粮和奴隶,智慧不再是人类的专属,原本站在食物链最顶层的人类,变为了连老鼠虫子都可以随意欺负的最底层,更不用说还有更加凶猛的狮虎狼豹在这样的末日世界中,主角却为成长为地球上最强的生物而努力着。...
穿越遇全家惨死,林音附在长姐身上复生,转眼被林家卖给慕老大换安葬费,慕老大长得奇特,一半俊脸一半丑脸,平时不干正事喜欢卖鱼,林音办事吃饭看俊脸,生气看丑脸,谁知丑夫君身份不简单,丑夫君卖鱼有道道,丑夫君很温柔很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