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阅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753章 假义兵达易后废储(第5页)

两李方才无言,相继告退。

南朝雅重门望,实是敝制,如何魏亦仿此?

看官!

你道魏主拓跋宏变夷从夏,好似一个有道明君,哪知他钓名沽誉,诸多粉饰,连宫闱里面,尚是偏听不明。

对着六七个嗣子,亦未闻有义方教训,是不能齐家,焉能治国?名为尊崇孔圣,实与孔子遗言,简直是大不相符呢。

从前魏主终丧,曾纳太师冯熙二女,长女为昭仪,次女为皇后,当时因长女庶出,所以妹尊姊卑,但皇后颇有德操,冯昭仪独工姿媚,魏主拓跋宏当初尚重皇后,后来觉得中宫坦率,总不及爱妾多情,而且玉貌花容,妹不及姊,好德不如好色,魏主拓跋宏正犯此病,迁都以后,姊妹花同入洛阳,冯昭仪尤邀宠幸。

魏主拓跋宏除了视朝听政外,日夕在冯昭仪的宫内,同餐同宿,形影不离。

冯昭仪更献出百般殷勤,笼络魏主,直把那魏主爱情,尽移到一人身上,不但后宫无从望幸,就是中宫皇后,也几同寂寂长门。

冯皇后虽然非是妒妇,也不免自嗟命薄,私怨鸰原。

冯昭仪本自恃年长,不肯遵循妾礼,又何况宠极专房,更视阿妹如眼中钉。

每当枕席私谈,无非就是说冯皇后的坏处,惹得魏主拓跋宏是怒上加怒,竟然把皇后废去,贬入冷宫。

无以妾为妻,魏主拓跋宏曾闻古语否?冯皇后后来乞请出居到瑶光寺,情愿为尼,总算得魏主拓跋宏允许,遂以练行尼终身。

看到后文,乃姊应自愧弗如。

朝臣进谏不从,惟暂将立后问题,搁起了三五月。

冤冤相凑,又惹出废储一案,遂致夫妇不终,父子亦不终。

魏主拓跋宏的长子名恂,乃是故妃林氏所出。

太和十七年,拓跋恂年十一岁,立为皇太子。

既而行加冠礼,魏主拓跋宏为他取字,叫作元道。

且召令入见,诫以冠义,并面嘱道:“字汝元道,所寄不轻,汝当顾名思义,勉从吾旨。”

及改姓元氏,又改字宣道。

适太师冯熙,病死平城,魏主遣恂吊丧,临行嘱咐道:“朕位居皇极,不便轻行,欲使汝展哀舅氏,并顺便拜谒山陵及汝母墓前。

在途往返,当温读经籍,勿违朕言”

冯熙之死,就此带过。

恂虽允诺而去,但素性懒惰,不甚好学,体又肥壮,每苦河洛暑热,不愿南居,此时奉命北去,乐得假公济私,偷图安逸。

偏是乃父性急,相离不过两三月,竟下了数道诏旨,促使南归。

拓跋恂无法推诿,只好硬着头皮,还洛复命。

魏主拓跋宏训责了数语,又令在东宫勤学,不得佚居。

拓跋恂阳奉阴违,且有怨词,中庶子高道悦,屡次苦谏,拓跋恂不惟不从,反而引为深恨。

会魏主拓跋宏巡幸嵩岳,留恂居守金墉城,拓跋恂欲轻骑北去,为高道悦所阻,顿时触动恂怒,拔剑一挥,杀死道悦。

幸领军元徽,勒兵守门,不使拓跋恂得擅越;一面遣报魏主。

魏主骇惋,亟令自汴口折还,召拓跋恂责问,亲加笞杖。

皇弟咸阳王拓跋禧等入内劝解,魏主拓跋焘反令拓拔禧代杖百下。

拓跋禧虽然未下重手,究竟是金枝玉叶,从未经过这般捶楚,宛转呻吟,不能起立。

魏主拓跋宏叱令左右人,把拓跋恂扶曳出外,幽锢到城西别馆。

本周收藏榜
热门小说推荐
觉醒之神魔变

觉醒之神魔变

为神堕魔,为恨而爱,恨即是爱,魔本是神!书友群559529716欢迎过来玩!...

五年修道三年穿越

五年修道三年穿越

在现代,天下道家普遍只能一门修神龟(虽寿)术的末法时代,一个小道门却另辟蹊径,通过梦回书中的方式偷学上古道法。劾鬼召神,呼风唤雨,这注定是另一个时代的开端。但是飞剑的速率是3kmh?你们这个‘御剑术’有什么用?还没我跑得快,什么破道术,什么烂仙法我跳进来啦,我又跳出去啦,打我呀笨蛋!啦啦啦啦我抓住他啦!谁来帮我把牛顿按回去!我已经降不住他了!!行书一游,仙师鹜远挥毫谱曲,玄门狂歌。...

吾走阴阳路

吾走阴阳路

灵眼开,鬼神惊,行走阴阳两道间。红尘路,黄泉道,谁能逃脱生死劫。...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