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阅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42章 财政支绌难三(第2页)

正是由于明初灶户们生活上比较有保障,再加上政府的严格管理,使得这一时期的私盐问题尚不突出。

但是,到了后来,由于宝钞贬值,杂役优免多不能实行,灶户生活贫困化,只得多产私盐私卖以糊口。

政府定例以米麦收买余盐。

但由于朝廷财政困难,并无充分之米麦准备。

余盐私卖无法杜绝。

盐课折银,灶户只要交纳银钱就可以自由买卖私盐,盐不必入官仓,官府无从稽查。

盐业生产失控,私盐泛滥。

同时,贵富豪依靠特权获得大量盐引,这些权贵富豪获得盐引以后,自己并不卖盐,而是高价转手卖与盐商,挣取巨额利润,使正当商人的利益受到损害。

当然,私盐泛滥的根本原因还是余盐问题始终没有得到解决。

余盐者,灶户正课外所余之盐也。

本来大明对于余盐是有一套收购标准的,余盐二百斤为一引,每引给米一石,明初之时,政治清明,国家尚能保证灶户能够获得相应报酬,但是虽然盐法崩坏,朝廷根本拿不出如此众多的粮食给灶户,转而支给灶户宝钞,这东西毫无价值,灶户不愿接受。

灶户把自己生产的食盐直接卖给盐商和向政府交纳正盐的利润相比,灶户能获得比以往更高的利润。

同样,由于私盐生产成本低、价格便宜,故商人大多直接从灶户手中购买私盐。

省去中间环节和政府税收,商人往往获利丰厚。

这样就余盐成为私盐的重要来源,使得私盐盛行,挤占了正盐的销售市场使正盐滞销;同时也使盐场的产量受到影响,开中领到盐引的商人久候难以支到场盐,造成正引的壅积。

导致的结果是正盐未派,先估余盐,商灶俱困。

奸黠者借口官买余盐,夹贩私煎。

法禁无所施,盐法大坏。

这样的结果就是朝廷的收入大减,国用不足。

户部之引卖不出去引价收不回来,严重影响了财政收入。

场盐脱漏不仅造成如此盐枭贩私,而且还出现了引商以手持行盐执照(盐引)为幌子(作掩护)而暗中贩运私盐———偷运余盐而不纳税的现象。

盐税的流失已经十分严重,洪武年间,盐税尚有二百余万两,而到了今日,不足一百万两,一百年间人口不断滋生,食盐的销量应该是不断上升,盐税也应该是不断上涨的,怎么会出现盐税逐年下降的咄咄怪事。

马坤说完后就不再言语,嘉靖又不是傻子,当然知道马坤的意思,要整顿盐税,增加国家收入。

可是嘉靖对此有些犹豫,盐税的背后是一个庞大的利益群体,轻易动不得的,嘉靖现在只想好好修仙,根本没了刚即位时的雄心壮志,对此事故而有些犹豫。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热门小说推荐
万年叩首我为仙

万年叩首我为仙

重回万年前那里,有仙,有魔,有妖,有兽,有正邪之分,有成仙之望。他欲要成仙,欲要守护她,用万年换来的一次机会,改变这世间一切。犹记得,无仙的修仙世界,强者叹息,妖魔乱舞不闻仙人驾云来,只见黑风压城低。(ps标签什么的,别当真,是作者改错了)...

前妻归来:总裁知错了

前妻归来:总裁知错了

四年前她被利用之后狠心抛弃,四年后,她携萌宝华丽归来,讽渣男,斗小三,却无意中发现惊天秘密。最后,从未低头的他无比悔恨我错了,你回来好不好?她你说什么?大声点,我听不见!...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