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阅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五十二章 儒生帝国(第2页)

董仲舒似乎是见猎心喜,为刘据讲述了战国以来魏国的李悝变法,楚国的吴起变法,齐国的邹忌变法,韩国的申不害变法,对变法的内容丶特点丶嬗变及其结局,都做了鞭策入里的解说和总结。

「那秦国呢?」刘据笑道。

春秋战国,诸子百家,儒家最蔑视秦国,秦人也最厌恶儒家,儒家士子不入秦,几乎是天下皆知。

直到始皇帝一统中原,秦国丶儒家的相处,仍然不太愉快。

「儒家行仁政礼制,不以成败论美恶,不修仁政,虽成亦恶,修行仁政,虽败亦美,此乃杀身成仁丶舍生取义的道理,秦国者,非儒生能评。

「御史大夫不评,日后儒生再评,恐怕会有失偏颇。

」刘据笑了笑道。

董仲舒心中一动,知道储君说的什麽意思,儒生最了解儒生,暴秦丶暴君,传说不到百年就这样了,再传说千年,始皇帝之名,就很难再入耳了。

「大争之世,弱肉强食,势力较量,或可暂忘不以成败论美恶之理。

董仲舒仍不讲商鞅变法,却给予了秦国丶秦君委婉的总结陈词。

「好一个大争之世!

好一个弱肉强食!

刘据为董仲舒的急智拍手叫好,再问道:「那我汉家呢?」

「高祖皇帝痛恶仁政礼制,行老子之大道之术,缩减官府,军士归田,无为而治,解天下刀兵连绵,可称千古圣君。

」董仲舒颂圣道。

那个手提三尺剑,七年立下不世之功的人儿,哪怕尿溺儒冠,也只能抨击德性,抨击不了能力。

「御史大夫少说了一个,小国寡民。

」刘据指出了他未尽之言,「这也是公羊兴起的原因。

大汉初年,大汉不像是帝国,更像是一个个邦国,虽然中央朝廷拥有着最高权力,但上下政令难以统一,尊皇而自治。

道家之学,不是寻常所言的修身养性之学,实乃一种深奥的邦国大学问,然,止于邦国。

当邦国一个个融入帝国中,帝国拥有且能发挥出帝国的力量时,道家精华,便耗尽了。

这时,就要有新的学问,公羊春秋,趁势而起。

「储君明智。

」董仲舒再次躬身下拜道。

本周收藏榜
热门小说推荐
觉醒之神魔变

觉醒之神魔变

为神堕魔,为恨而爱,恨即是爱,魔本是神!书友群559529716欢迎过来玩!...

五年修道三年穿越

五年修道三年穿越

在现代,天下道家普遍只能一门修神龟(虽寿)术的末法时代,一个小道门却另辟蹊径,通过梦回书中的方式偷学上古道法。劾鬼召神,呼风唤雨,这注定是另一个时代的开端。但是飞剑的速率是3kmh?你们这个‘御剑术’有什么用?还没我跑得快,什么破道术,什么烂仙法我跳进来啦,我又跳出去啦,打我呀笨蛋!啦啦啦啦我抓住他啦!谁来帮我把牛顿按回去!我已经降不住他了!!行书一游,仙师鹜远挥毫谱曲,玄门狂歌。...

吾走阴阳路

吾走阴阳路

灵眼开,鬼神惊,行走阴阳两道间。红尘路,黄泉道,谁能逃脱生死劫。...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