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这些人虽然也饱读圣贤之书,胸有才华,但却连参加朝廷科举的资格都没有,可李家却不限制,向他们敞开了大门。
一切不问,只看才华。
这次李家录取的一百人中,真正士族出身,官僚子弟的,很少很少。
“父皇,儿臣听说李家以后每三年要举行一次这样的读书人招募,选拔优秀士人去赵国公领地,充任书吏账房管事等职。
这次参加考试者已经这么多人,而且他们的考试又是如此公开公平公正,儿臣以为等下一次再开考,肯定会有更多的人来参加。”
“父皇,这些士人中不乏大才,他们更应当为朝廷所选拔录用,为朝廷效力啊。
我们的科举考试,说实话,与李家的一比,真的是相差太大了。
儿臣建议,朝廷也改革科举方法,由过去的一年一考,改为三年一考,也实行糊名制等。
另外,把那些科目改一下,那些专科另设时间考试,而进士科单独出来,就和李家的考试一样,提高考试难度,但那些优秀者,也要录取更多。
一科只取几人几十人太少了,至少要取百人甚至更多,这样朝廷才能有源源不断的优秀人才补充。”
太子一席话,说的李世民很欣慰,太子已经能看的这么远了。
不过这个事情,李世民不打算马上就回答太子。
科举设立之初,本意是取士。
但大唐是由那些新旧贵族还有士族们支持才建立起来的,朝中上下,关陇门阀,军功新贵,还有关东士族等,这些都是朝廷中最主要的力量,他也在选用寒门和普通小地主出身的士人官吏,但他们的实力还太弱。
朝廷科举选士不多,就是因为现在朝廷的这些勋贵官僚们,并不愿意看到科举取士太多。
他们的家族子弟可以门荫入仕,那为什么还要去考科举?限制科举取士,他们的权益才更有保障。
不是李世民看不到现在科举的问题,也不是他不想改,而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科举改制,对于寒门和小士族小地主阶层来说,这是他们入仕,是他们进入政治的一个金光大道。
但对于大士族来说,这只是可有可无。
而对于那些老门阀和军功新贵来说,则是坚持反对。
他们都是凭军功凭门荫的,练武打仗就好了,反正当武官也能转文官。
可一旦以后科举取士多了,那他们的子弟难道以后也得要拿起书本改学文,跟那些泥腿子们争科举名额?
李超当过科举主考官,可他却不把他在家里弄的这套弄到朝廷科举中来,自然是因为他已经看透了这一切的,李超不想跟满朝的勋贵和官僚还有那些士族做对,因为他自己也是这些人中的一个。
让李世民不太高兴的是,李超不厚道。
他不在朝廷推行这套,却在自己家里搞起来了,还搞的这么彻底,不问出身,只论才取士。
朝廷做不到的事情,李超毫无顾忌的先做了。
看着李超一下子录取百名优秀士人,李世民真的有点妒忌。
“太子,欲速而不达,有的时候,并不是好的目的就有好的结果,还得有好的手段。
科举改制这件事情,还得需要些时间,现在条件还不足!”
喜欢唐朝好地主请大家收藏:()唐朝好地主
...
他们幼时相遇,她对他说我喜欢你!后来,她成为一名超级特工,却在执行一次任务时神秘失踪。十五年后,她摇身一变成为一名英姿飒爽美艳绝伦的刑警,而他早已成为NS国际集团总裁兼铁血当家,外界传言他不近女色,妖孽且神秘,可他心里却只一个她她为了追捕逃犯,设计来到他身边,鬼使神差脱口而出虽然你是gay,可你注定是我的!男人妖孽的脸庞滑过一丝兴味,gay是吗?好啊,那就让你试试,我倒底是不是男人。男人高大的身躯欺上她,女人惊叫,我不是这个意思啊啊!男人嘴角微挑,现在求饶,晚了...
...
简介没有重生,有的是勇气和智慧的比拼没有无敌,有的是技术与意识的较量。追逐阴影的舞步在死神的刀尖起舞,操控一切的快感,盗贼职业的完美演绎。高超技巧与完美的意识融合在一起,无尽的挑战,铸造了属于他的辉煌。他是一个盗贼,是一个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对敌人造成最强打击的职业。尽管防低血薄,但是没人会小瞧这个盗贼,战场上,他即使只剩下几点生命值,也能上演惊天逆转!书友群111808820...
王晨,一个人到中年的坏蛋来到了大明,看着满目苍夷的中华大地,不由得端起了自己坏蛋的饭碗在这个前有李自成后有后金铁蹄身边环绕着正义感十足的东林党王晨该怎么在这个血与泪交织的大明混下去呢?(新书三国已经上传求收藏)...
...